5月14日,瀏陽株樹橋水庫,碧水藍天、庫區沿岸風景秀麗。
本報5月14日訊株樹橋水庫,是長沙的“第二水源地”。隨著氣溫升高,長沙也將迎來供水高峰期。該水庫的供水有保障嗎?今天,作為2018年節水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,部分市民代表實地探尋株樹橋水庫,深入了解長沙引水工程。
株樹橋水庫,位于瀏陽市高坪鎮株樹橋村。走上大壩,烈日下,湖面清澈、碧波蕩漾,往上游眺望,庫區一碧萬頃,群山抱水而臥。“這里的水原來這么清呀。”望著眼前碧波蕩漾的水面,來自長沙開福區景園小區的市民代表劉女士脫口而出。據長沙引水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多方的努力下,該水庫原水的水質多年來保持了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Ⅱ類標準及以上標準。在株樹橋水庫,引水工程共有兩個取水口,可以根據汛期和枯水期采用不同的取水口。
據了解,長沙引水工程于2005年開工建設,2010年實現通水,輸水管線全長98公里,其中隧洞段約46公里,埋管段約52公里,橫跨四區二縣(市)二十三個鄉(鎮),引株樹橋水庫優質原水進長沙,結束了湘江單一水源取水的歷史,提高了長沙市供水安全度和市民飲水質量。目前,引水工程輸水管線累計安全運行2700余天,向星城輸送原水8.5億噸,承擔了全市100余萬人口的生產、生活用水。